Search

看到台北設計獎主視覺設計師 Peter Chang 昨天深夜釋出關於設計的最新說明,內心頗有感觸。<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看到台北設計獎主視覺設計師 Peter Chang 昨天深夜釋出關於設計的最新說明,內心頗有感觸。
.
近年台灣社會大眾對於設計師與公部門合作的案子總是多有關注,不管是視覺美醜、有否抄襲、費用多寡、合作過程、背後意義等,衍生出來在網路上的眾多討論對我來說都是正向,10幾年前唸書的時候,恐怕連自己父母都不知道我在念的設計到底是什麼,感覺設計師是被遺忘的社會邊緣人,雖說關心設計的族群相對於全國人來說仍屬少數,但不過短短數年,台灣社會居然超進化到有一群為數不少的人對設計有感如斯,我內心著實感到欣慰。
.
看過 Peter 釋出的落選主視覺,其實佩服中國生產力中心承辦人員的勇氣,在AB兩款主視覺的選擇上,選擇相對較不安全的B案。A案也是好看,能想像出後續動態的應用,也有新意,但相對引起討論的B案,感覺就四平八穩了一些,我想是承辦人員與 Peter 都希望創造出這個設計獎不同以往的定位吧,不過B案可能走得太前面,讓一些受眾覺得,「啊我覺得沒有要與我溝通的意思」,因而產生視覺上的不適感。(註:AB案是我為方便說明而序列與正式名稱無關)
.
承辦單位的說明我放在留言,看起來主視覺不會有太多修改將繼續沿用,對此我要讚美一下中國生產力中心的決定,最後並未因為輿論而犧牲你們與設計師討論許久的苦心。此視覺設計既然已經引起廣泛討論,那它已做好自己的工作,最好的方式就是繼續沿用,把你們原本預定好的動態視覺以及其他衍生的計畫陸續推行。

.
看到接下來即將釋出的動態視覺截圖,反而是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新生活力,對於一開始那張引起廣泛討論的主視覺,我想應該是功成身退,大家可以好好等待動態視覺的釋出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